May 23, 2015

Red Demon 赤鬼 (2015)

 

平台計劃呈現 PENTAS PROJECT THEATRE PRODUCTION presents 

赤鬼 RED DEMON

這是一個集合了戲劇、偶戲,面具及現場敲擊與劇本譜出共鳴的演出,
由馬來西亞平台計劃及台灣飛人集社劇團共同合作的國際製作。
Pentas Project (Malaysia)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Flying Group Theatre (Taiwan)
( In Mandarin With English Surtitles )
你是鬼,因為你吃人,所以才變成鬼。
對不起,我錯了。
不是鬼吃人,其實是人吃鬼。
是人類吃了鬼。
人類為了生存而吃的東西,那就是鬼。 

A tale of man-eating monsters and monster-eating men.




playwright : 野田秀樹 Noda Hideki (Japan)
director & lighting design:羅國文 Loh Kok Man
puppet director & design:石佩玉 Shih Pei Yu (Taiwan)
main cast : 余秋坪 Tammy Yee,蔡德耀 Yeo Lyle,彭浩秦 Peng Hao Chin (Taiwan)
musician & performer:周順興 Boyz Chew Soon Heng,廖世儀 Zyee Leow Sze Yee,廖慧鳴 Leow Hui Min
producer & set design : 林偉彬 Pam Lim
music composer & sound engineer : 張俊開 Terence Chong
costume design: 楊淑棻 Michell Yong Soo Fon

Thu 18 – Sat 20 June 2015 @ 8.30pm
Sat 20 & Sun 21 June 2015 @ 3:00pm
at The 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 Pentas 2 (MAP)

Ticket: RM 68 (adult) / RM 50 (students, senior citizen and disable ) 
Early bird tickets (before Sun 24 May): RM58 (adult) / RM40 (students, senior citizen and disable ) / RM220 for group purchase of 4 tickets.

Inquiries: +6-012 6012 682
Box Office : (klpac) 03-4047 9000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ntasproject
Website:pentasproject.org, www.klpac.org
Email: pentasprojecttheatre@gmail.com

這不是一個鬼故事,發生在海邊村落,卻沒有濕霧重重的樹林、四處出沒的毒蛇蛙蠍,也沒有邪靈奔馳作亂。這不是一個關於紅色鬼魅的故事,這只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

有人說:鬼吃人。你相信嗎?
又有人說:人吃鬼。你又相信嗎?

說是破除成見,其實就是嘗試去尊重、去瞭解,人僵化的心靈才會慢慢地、緩緩地被鬆動軟化。「鬼」在哪裏?究竟存不存在?這場以偶、以人交織的演出,是一段帶領著觀眾一同見證啖食他人維生的現代啟示寓言。村民的際遇所引發的嘆息,劃破空氣,沒有回聲,卻輕輕落在每個人心中。

我也用這張嘴,吃了那個人的肉對吧。

創作向來善於綜合多種劇場元素的導演羅國文,此次特邀台灣飛人集社劇團的團長──偶戲導演石佩玉共同合作重現日本劇作家野田秀樹的作品《赤鬼》,呈 現以偶與真人同台演出所創造出的奇幻視覺效果。除此之外,還有人人人鼓劇場及馬來西亞、台灣新進演員參與演出,兩地劇場工作者攜手突顯故事的寓言性,同時 也為當前大家關注的國際文化議題──如何擁抱異質?──提供哲理思考。

What is that on the shore? Is it asking for food? Is it going to eat us? A stranger arrives on an island. The villagers could not understand his language and wild gestures. He must be a demon! He is befriended by that woman, an outsider living among the villagers. The demon and that woman learned each other’s language. The villagers become afraid and suspicious. Is the demon conspiring with that woman? Are they bringing other demons to invade our island? We must kill the demon!
An internationally-acclaimed play by Japanese playwright Noda Hideki, Red Demon was voted Best Play in Japan two years consecutively in 1998 & 1999, and has been performed in UK, Thailand & Korea. Award-winning director Malaysian Loh Kok Man now brings the play to Kuala Lumpur in this speci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Pentas Project and Taiwanese theatre company The Flying Group Theatre, featuring an exci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erformers, live musicians and puppetry.
For Malaysians, this powerful play will resonate with our anxieties about migrants, foreign forces, and other races in our own home. Red Demon is about the monsters we become to each other.









February 14, 2015

六個畢業生 The Six Graduates




平台計劃2015年度作品《六個畢業生》
新馬來西亞劇作原創劇本 X 劇場最受矚目新生代演員
探索青春的黑暗之心

它們忘掉了如何死去,
也因此延續了它們殺戮的一生。
--哈洛.品特〈癌細胞〉(2008)

They have forgotten how to die
And so extend their killing life.
--Harold Pinter, “Cancer cells ”2008


平台計劃2015年開年第一號年度製作《六個畢業生》,由劇場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實力導演羅
國文執導,網羅一眾劇場最受矚目實力新銳蔡德耀、余秋坪、梁家恩、鄧繡金、葉寶君與陳
奕揚共同演出,並選來詩人兼劇作人陳頭頭的原創劇本,以最深度的凝視,探索青春的囿暗
內在。

《六個畢業生》為馬來西亞文化部與Kakiseni協辦的新馬來西亞劇作補助金入選作品之一。
劇中以六個畢業前夕的大學生為劇本主軸,用半明半昧的光,探照他們的幽微湧動。故事中
的六個畢業生看似尋常無傷的活下去,無聊又冷漠,對未來又極度不安。他們心底帶傷,卻
又心照不宣,老是無關痛癢碰觸表面,又蠢蠢欲動想揭開各自內在的假面。當他們在靜安無
恙的生活裡不經意衝撞體制,一把大人世界的刀狠狠刺向他們,看似親密的關係互爾鬆動剝
落,畢業前夕,那些青春的暗面一波一波湧來,真相一刀一刀刺來,他們從此沒有畢業。
羅國文是橫跨本土中英劇場的新銳實力導演,曾獲馬來西亞金馬崙藝術大獎多項殊榮,包括
「最佳導演」、「最佳中文劇本」、「最佳舞臺設計」及「最佳燈光設計」獎,近期除了戲
劇作品,也執導舞蹈與音樂劇作品。多年來多次周遊多地參與交流計劃的他,同時具備燈光
設計與舞台設計專業,作品形式多元,擅長語彙多變的視覺與調度。

此次參與演出的六位新銳演員,都是劇場與電視電影備受矚目的新實力派演員,也是各大小
製作的幕後專才,更是戲劇教育與社區藝術的積極推手。這批多面向新銳包括近年來以《死
亡紀事》在台灣劇場備受矚目的導演兼演員蔡德耀;年紀輕輕卻多次入圍戲炬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的余秋坪;近期以《超渡》、《東主有喜》等電影廣受矚目的新一代女丑鄧繡金;作品
關注不少社會議題的新一代導演演員梁家恩;表演風格多變的葉寶君,以及推廣街舞,同時
也是劇場工作者的陳奕揚。

值得一提的是,《六個畢業生》以本土表演藝術圈少見的全職排練方式合作,劇組從三月起
採一週五天、一天八小時的密集排練方式,讓導演、演員專注經營更理想的表演成果。礙於
現實,大多本土藝術工作者都以兼職或業餘的方式參與藝文活動,排練時間零碎、製作時間
有限,對製作的聚焦與專注也常被瑣務切割。《六個畢業生》的全職排練,意味著參與的演
員必須放棄其他兼職工作,在導演的帶領下,專志投入角色,深度挖掘角色內在,在長時間
和角色的相處裡,以及其他演員的互動磨合、排練對戲,裡找到最直攪人心的詮釋。緊密的
排練,也讓導演更深入建構劇作的完整調度,找到最貼合劇本的表述;也有寬裕的時間和設
計群(舞台設計、音樂設計等)磨合出最理想的設計。


《六個畢業生》將於2015年4月30日至5月3日於白紗羅表演藝術中心(Damansara
Performing Arts Centre)矚目登場。


製作團隊

劇本:陳頭頭
導演:羅國文
製作:林偉彬
演員:蔡德耀、余秋坪、梁家恩、鄧繡金、葉寶君、陳奕揚
音樂設計:張俊開
舞台設計:林偉彬
燈光設計:羅國文
造型設計 :甯振洋
影像設計 :艾立森
舞台總監:蘇中宏
媒體宣傳:黃淑芬
中文文案:陳燕棣
英文翻譯:區琇詒
平面設計:TREE EGG PLT
演出詳情
2015年4月30日至5月2日@8.30PM
2015年5月2日至@3日3PM
DPAC, Blackbox
電郵:pentasprojecttheatre@gmail.com


《六個畢業生》劇本簡介

在尋常的良善底層,有沒有未被誘發的惡?當體制的刀襲來,誰先放棄抵抗?誰會頑抗到底
?選擇行動或選擇不行動,會否改變無力的現實?奮勇抵抗的結果,會否只是英雄崇拜的
這是六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之間的故事。二十出頭,生命閱歷尚淺,年輕生命的虛無、精力
過剩,內心底層對現實的恐懼,讓他們的生活基調親密又虛空。他們之間的關係糾纏不清,
互相愛戀卻又互相背叛。他們是超級考試機器,但生活空無一物,無聊、虛無、蒼白,像無


病呻吟的詩篇。他們既善良又懦弱,羨慕革命的熱烈和叛逆的熱情,但習慣待在安全區域的
他們,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他們心中匿藏一個暗影,也是光亮的背影,這個光亮
卻黝暗的影子,如影隨形,深深的影響了這六個畢業生,也讓他們的青春暗面逐漸浮現。這
六個成績中上,社會期許的未來精英,為何從未畢業?畢業前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還是
什麼都未發生?

創作者簡介

原創劇本_陳頭頭
文字工。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創作形式涵蓋劇本、 詩、攝影等。曾參
與的劇場作品包括《城失空想》、《動物農莊》、《[思想+自分]報告》等。曾和影像藝術家
區秀詒與音樂人加卡地圖合作「影像音樂詩」系列演出《無實務練習》,也曾和詩人、小說
家聯合策劃創作「驚花‧文字+攝影」巡迴展。曾獲「第九屆花蹤文學獎」新詩首獎,著有
詩集《無法並列的幽靈局部》。

導演/燈光設計_羅國文
劇場導演、演員、燈光設計師、戲劇導師以及「平臺計劃」藝術總監。1993年畢業於馬來西
亞藝術學院戲劇系,2005年創辦「平臺計劃」,一直致力於搭建橋樑以多元藝術交流為本的
團隊。曾獲馬來西亞金馬崙藝術大獎的「最佳導演」、「最佳中文劇本」、「最佳舞臺設計
」及「最佳燈光設計」獎,善於綜合多種劇場語言元素,尤其是影像、燈光、聲響、演員肢
體和劇場的戲劇架構間交錯互動所呈現的效果,豐富了對劇場視覺、空間、聲音與時間的探
索。導演作品包括《aku》、《城失空想》、《[思想+自分]報告》、《一個名叫紅豆妹的摩
登師奶》及《動物農莊》等。2005年獲美國「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美國遊學半年,也經
常受邀參與國際劇場合作交流計劃,曾赴日本、韓國、印度、中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
及德國等地參與演出和交流。

製作/佈景設計_林偉彬
室內設計師、舞台設計、攝影師。自幼學習繪畫和音樂多年,在兩者取捨間選擇了美術設計
。1993年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主修室內設計,之後前往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完成學士
學位,並於當地國際設計公司就職。2001年決定回國,心中依舊抱著對藝術工作和演藝舞臺
的一份期待。目前是Niche Design室內設計顧問工作室的創辦人之一。2008年及2011 年在機緣
下投入了《文成公主》和《我們》音樂劇的舞臺設計工作,讓她在取與捨之間有了更具意義
的延續。2008 年在前往西臧旅途中開始認識攝影,旅行於是成為了她攝影創作的靈感。因為
熱愛攝影,一直找尋可以將興趣與表演藝術結合的機會,因而完成了2014年《雙重刺點》的
制作,希望讓美術和音樂在同一空間創造舞臺魅力。

音樂設計_張俊開
作曲家、音樂製作人。2004年畢業於Ocean Audio Technology Institute。畢業後在劇場、音樂劇
製作中擔任音響工程師和音響設計師的工作。同為作曲家的他,曾擔任劇場(《動物農莊
》)、音樂劇、舞蹈、藝術節以及本土電影的音樂製作。目前在國營電臺管弦樂團RTM
Orchestra和馬來西亞青年愛樂管絃樂團MPYO(Malaysia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擔任巴
松管演奏,也以自身專業多次跟本土合唱團合作。


造型設計__甯振洋
現為一名服裝設計師與劇場演員。自中學開始接觸舞臺戲劇,畢業後仍熱衷於舞臺表演及各
類型設計工作,並於2012年憑著《鋼骨森林的遊牧之歌》榮獲第十屆戲炬獎最佳男新人及最
佳男配角,並以同一劇目入圍最佳布景設計。此後活躍於各項劇場活動,在2010年《老厝
》、My FM中文音樂偶像劇《有愛到》及《紅姐姐兒童劇系列》等演出中擔任助導,而曾參
與造型設計的演出則有《Gila-Gila To The Moon》、《不再孤獨的時光》、《L.I.K.E》、《家
到不回》、《CUT》、《The Day》等。
他也曾為不同領域公司擔任造型設計, 其中包括2012年愛 fm 新春活動及本地品牌Sembonia
等。擔任演員的作品有《A17號病房》、《家到不回》、《不再孤獨的時光》、《魔法也失
靈》、《L.I.K.E》、《Who Threw The Rubbish》

影像設計_艾立森
2010年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之後獲得中華民國外交部 [台灣獎學金] 赴台留學,
於台灣世新大學主修電影。現為劇場工作者與影像創作者,同時也是雙人實驗音樂團體加卡
地圖的成員; 曾參與Kakiseni Art Exchange 藝術交流計劃,澳門城市藝穗節,動態度音樂節等
,極力開拓影像和音樂相關創作。


演員簡介

余秋坪
劇場與影像演員、戲劇教育工作者、活動策劃。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畢業演出
制作曾獲第八屆戲炬獎四大獎。從事劇場工作近十二年,目前擔任各大、中、小學的戲劇指
導老師,極力推廣社區教育活動。參與過舞臺管理、影視制作等工作。曾赴台灣屏風表演班
見習。也曾赴澳門參與十七場校園兒童歌舞劇巡迴演出。秋坪是多部戲劇作品的女主角,多
次入圍戲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人選。近期也參與本土電影《超渡》和短片《Helen》的演出。

蔡德耀
劇場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工作者。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2011年畢業於國立臺
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演出作品包括《荷珠新配》、《現代浮士德》、[思想+自分]報告、《貴
婦還鄉》、《死亡紀事》等。

鄧綉金
劇場與影視演員,電視、電影、劇場工作者。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曾憑《三個
小孩》與《十八樓》分獲2011年戲炬獎最佳女新人獎、2012年戲炬獎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造
型設計獎。近年開始參與本土電視、電影以及廣告演出,包括NTV7《如果沒有你》、《超
渡》、《守夜》、《小電影》以及《東主有喜》。

梁家恩
導演、演員、編劇。畢業自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目前為全職劇場工作者,多從事戲劇
編導工作。導演作品包括《異鄉人》、《拆》、《物理學家》等,演出作品包括《Professor
& Projector》、《青春禁忌遊戲》、《三個小孩》等。

葉寶君
演員,劇場、電影電視工作者。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演出作品包括《18樓-與
鬼同一屋檐下》、《我爸是李小龍》、《貝克榴蓮》等。

陳奕揚
劇場演員、劇本創作、街舞與嘻哈文化工作者。畢業於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演出作品
包括《不明所以》、《油漆未幹》、《逃亡》、《妖!西遊日記》、《垚蘭曲》等,極力於
探索更多劇場和表演的可能性。